创业有时只是一种“顺便”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6-11-01
尚晓辉的女儿叫含含,大家喜欢叫她含含妈。她和另外两个妈妈在孩子幼儿园附近租了个农家小院。小院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成为妈妈们的一份事业。
让小院变乐园
含含妈的小院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含笑莲花素餐,一块是巧拿滋烘焙。穿过墙上挂着彩色小轮胎的走廊转进小院,草木繁盛,大树与藤萝下摆着桌椅,几个孩子跑进跑出。
两进院落,前院屋子有茶台和温暖的木餐桌,客人可以品茶聊天喝咖啡。里间是烘焙主题的小超市——含含妈的妹妹是做食材进出口贸易的,可靠的货源保证了食材的品质,让烘焙爱好者惊喜——在这远离城区的地方竟能买到如此高大全的烘焙食材和工具!
后院是厨房和烘焙间,有一张阔大的工作台,含含妈在这里免费教烘焙,含含和她的小朋友们也经常DIY做点心。什么红茶柠檬芝士条、巧克力巴菲蛋糕、切达奶酪饼干、金枕榴莲慕斯、菊花西饼……夏天特制西瓜饼干、红豆椰浆凉糕、蔓越莓冰淇淋,节日有重阳糕和创意馅料的中秋月饼,还自己腌制玫瑰花酱、洛神花酱……
午后的阳光洒在院子里,又透过窗玻璃铺进房间,烤箱里飘出蔓越莓和玫瑰饼干诱人的香气。含含妈坐在茶台前,淋杯、投茶、洗茶,然后一道两道三道……有人来买蛋糕粉和黄油,她起身接待,像对家里的客人,帮着答疑解惑,分析烘焙失手的原因,顺便附赠一页点心制作程序。
山东女子尚晓辉自我评价——豪爽、诚实、能干,她是三位共同创业的妈妈的主心骨。说起来,这其实是一份“顺便”的事业。
5岁的含含上的幼儿园在北京通州,含含的家却在顺义,含含妈每天在高速上开车近一小时送女儿上幼儿园,天天两个来回,又费时间又累人。于是,全职妈妈做了个决定,在孩子的幼儿园附近租个小院,每天早晨送完孩子就做些喜欢的事,下午孩子放学再和她一起回家,省去两趟奔波,还能给孩子一个撒欢的地方。
第一眼看到这个农家院,含含妈就喜欢上了,院子宽敞,孩子可以在妈妈们的眼皮子底下尽情跑跳。她和另外两个妈妈一拍即合,她们要做一个健康、朴素的环保主题的素生活馆。
只为意义不为利益
每天上午九点,小院的门就打开了。几位妈妈整理整理货架,烤些面包、点心,为中午订餐的客人准备一顿精致的素餐。下午四点,含含放学了,带着小朋友在院子里荡秋千,过家家,在妈妈的身前身后钻来钻去,不时发出嘎嘎的大笑。五点,含含妈收拾东西,关门下班。晚上,是雷打不动的“家庭时间”,和婆婆聊天,一家人在小区里散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晚上八点半,她的手机就关机了。
很多人都觉得含含妈可以把生意做大,至少可以晚点关门,不错过生意的黄金时段。含含妈却很有原则:“我一直跟自己说,你一定要想清楚到底为什么在做这个事,你的人生是为了什么,你是要像前些年那样拼命挣钱,还是为了陪伴孩子并守住内心的一份宁静?”
原来,这是一位早已看尽人间繁华的女人。多年前,尚晓辉是济南市有名的企业家,做过宅急送的山东总代理,投资过茶山和紫砂矿,后来开汽车快修连锁店,还被选为济南市政协委员。
那是一段热火朝天甚嚣尘上不知节制的日子,和在北京工作的丈夫两地分居,过着只有生意和生意之外呼朋唤友众星捧月的奢靡生活。直到有一年冬天,她被送进医院……
此刻,尚晓辉可以像讲别人的故事一样讲述过往,而当时的心情却无以言说。那是一段人生的特殊时期,因为进了一扇特殊的门,那个门上写着“妇科肿瘤病房”。手术后第一天化疗,看着掉了一床的头发,尚晓辉决定放弃治疗。她不想让自己全身插满管子却仍然像好几位病友一样逃不过死神魔掌。走出医院,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立遗嘱,“哪些房子卖掉,哪些钱赡养父母,哪些企业要转让……这些事都处理完以后,唯一感觉到的是,人就这么完事了,无论你多么辉煌多么牛,到头来什么也带不走。”
求生的本能让她开始按照一个日本抗癌明星的方式生活。早睡早起,食素吃谷物喝白水,爬山锻炼。也去寻访寺庙,想找到生命的意义,并第一次安静下来忏悔过往。她在心里说,如果我能活下来,我将过有意义的人生,我将不再为自己的利益做事。
九个月后,她去复查,癌细胞奇迹般地消失了。不久,孩子来了。当初因为手术切去了宫颈,此刻为保住孩子,她要做一个不能打麻药的环扎手术。“第一针缝下去我就觉得我要死了,不是一般的疼,比癌症手术都疼!”她咬着毛巾,听医生说,还有五针,还有三针……一针一针少下去,她忍受了八针的痛苦。
从此以后,所有的疼都不是疼了;从此以后,很多事情都不重要了。尚晓辉来了北京,与丈夫团圆,安心地做含含的妈妈。
营造世外的静好时光
含笑莲花经常做素食推广宴,手揉果蔬比萨、山珍西式浓汤、自制素酱沙拉以及各种健康西点。含含妈使尽浑身解数,把当全职妈妈时给含含做又健康又好吃东西的绝活,全拿出来献给她的客人们。
身为山东人,最拿手的当数包饺子,所有的馅料都是她精心调制,而丈夫和女儿则是她手艺的高级品鉴师。第一次尝她做的黄瓜辣椒馅饺子,丈夫建议,下次要用陶瓷刀剁馅,否则会有金属菜刀的味道。而女儿每次吃到妈妈做的好吃的,总会露出无比惊讶的表情:“妈妈你太有才了,这个东西可以卖了!”
2015年中秋节,她推出各种馅料的月饼,光听食材就已经让人流口水:济南的莲子,和田的大枣,朋友家自产的香菇、南瓜子,还有蔓越莓干、松子、燕麦……而制作过程更是费心费力。有一款纯素的麻辣山珍月饼,要将各种菌类小火过油去水,再烘烤去油。而外面的酥皮,不用猪油,不用起酥油,单用面粉和玉米油也能做得脆薄酥松,在她的微店里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抢购热潮。
客人们评价她的素餐,“菜的样子很熟悉,吃到嘴里没有一个和原来的感觉一样。”这正是含含妈希望的效果:“炒菜就像做人,是一种态度。任何事情,只要专注去做,时间一点点过去,终有一天会产生质变。心安住在一个地方,做的东西就好吃。”
她每天依然早起,做瑜伽,冥想,食素,喝绿茶。内心安定,生意不紧不慢,生活不紧不慢。从鬼门关回来的人,懂得每一天都要认真过,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珍惜,只做自己能善后的事。“我把手艺传给别的妈妈,将来没有我,她们照样可以开店——你能把跟着你的人的生活安排好就已经很好了。”
她陪伴她的孩子,教给孩子渴了能自己喝水,饿了能自己找吃的,遇到问题会找人帮忙,对无法实现的愿望绝不执著。采访时,含含拿着一只大柚子跑来说想喝果汁,但阿姨正忙,没时间帮她榨汁。妈妈回答,那就直接吃果子。伸手将柚子一掰两半,女儿快乐地惊呼:“汉子啊!”母女俩笑在一起。
每星期,小院都有一天歇业。这一天,她会带着孩子去做义工,帮助敬老院的老人,也做与环保有关的工作,还资助着11户青海的贫困家庭……
每天用自己的方式做着同样的事情。一杯茶,一段香,三两小素饼,一份小凉菜,两份素饺子,清静,清淡,聊天,修行……小院里就这样有了一段世外的静好时光。

上一篇:让更多姐妹掌握致富金钥匙
下一篇:农村妇女踊跃参加再就业培训